不管有沒有聽從設計師的建議 做滿200小時功課才開工 拆除進場這天對屋主來說都是興奮的
由於找到可信的工班 我對工法/用料的研究並不多 頂多從01參考一些慘案 進料時再一一檢查 所以上面的200個小時多半集中在空間擺置與風格細節規劃 若要徹頭徹尾將水電/泥作/木作/油漆的施行細則都瞭解 200小時恐怕還差得遠了 想省錢就不能省腦 要省腦力就去找設計師 這是裝潢的鐵律
一旦工程開始 隨時都有新問題等著被決定與被解決 尋找solution的過程會大量消耗時間與腦力 因此為了確保所有的想法與規劃得以實現 在拆除進場前我很聽話的準備了三份清單 分別是:
1. 雜物收納表: 從洗衣機 冰箱乃至常用藥品 電池等 列出目前及將來會使用的物品並逐一規劃收納部位 確定各就各位 對於跟我一樣不想見到過多收納櫃的屋主 這份表是絕對需要的
2. 各項施做細節: 不管是走道裝夜燈 還是廁所暖風機正對馬桶 亦或主臥門下設置毛毛擋 所有從網路上看來的裝潢心得及施作想法 通通列上去 以便隨時review
3. 費用預估: 一張列了各項工程細節的預算表 記得總價要再加+5%~10% 才是最後的裝潢準備金 我的細項有 "拆除 泥作 鋁窗 水電 冷氣 木工 防水 油漆 地板 燈具 系統 廚房 浴室 窗簾 電器 家俱" 建議把最後兩項分別計算以便瞭解基礎工程的比例 60%以下才叫輕裝修
拆除的部份 除了不該推的牆不要亂推 廁所樓板/管道間不要亂打(落石敲壞吊管)外 工程本身倒沒有太多注意事項 不過想當破壞王的人要記住破壞容易建設難 所有打掉的東西都得靠泥作復原 而泥做/鋁窗可是單位成本最高的施工項目 所以有窗想換 有牆想移/拆的時候 千萬先請泥作估算重砌費用 以免預算破表

好的拆除可以將破壞的程度減到最少 也願意做細部處理 像廚房的天花板想留著 拆得時候就要特別注意 以免誤傷

或是這些廚房桶身都還能用 所以拆除只幫我挖掉檯面與面板

廚房洗手抬silicon割一割 拔起來留到後陽台繼續用

將來小貓出入的洞得先打起來
拆除工程幾乎無法追加 因為工班一旦離開後~就像變了心的女朋友 回不來啦 所以想拆想打的地方一次講清楚 而網路上的拆除費用多半僅供參考 雖說清運費用一車3500~4000基本價 但把垃圾弄到車上的工錢才是可觀 有沒有電梯 能不能用吊車等因素都會影響報價 基本上越需要人工徒手清運的環境 費用就高 這也是我當初低估拆除預算的主因
最後 拆除打地的器械跟榮工處的馬路地鑽沒有兩樣 打起來吵到人神共憤 所以開工前務必確定所有拆除部位 以免打打停停惹人討厭 更別忘了跟上下左右的鄰居打聲招呼(我請鄰居吃Le Gout.....)

這是水電埋管用的小鴨嘴 真正的拆除用具是它的2~3倍大

如果可以重來: 拆除剛結束我家就出現一大醜 這扇窗拆得時候少打10cm~~讓我的微烤爐過高 使用很吊手 爐門打開還會撞到廚櫃~~整個難用 當初多拆10cm就能避免這一切

不管是膨膨的油漆凸起還是長毛的壁癌白華 滲水問題是屋主最不想遇見的惡夢
房子漏水有兩種 外牆/屋頂的雨水滲漏與內牆管線的破漏 基本上後者還好處理 只要漏水部份不要來自樓上or隔壁臨居....

我家外牆的問題在交屋時就發現了 與前任屋主爭討的過程不再贅述 總之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僅在此預祝他公司早早倒閉

內牆的部份 仲介說屋主才把廁所重做 磁磚看來也新新 怎知還是有問題 (賣方的話沒一句能信)

當初廁所外牆看來不太平整 想說敲掉後補平 結果才敲完便看到濕濕的水泥 進一步試水下發現原本的防水層已經不堪使用 到今天我還是不懂前屋主只貼磚不弄防水層的心態 只好再次預祝他公司早早倒閉

弄到最後追加預算 把兩間廁所敲了一間半 只能安慰自己晚發現總比沒發現好 至少室內管線的部份無需再擔心
至於外牆就沒這麼簡單了 除了高溫+多雨 地震問題才是外牆防水的重點 因此不管是從外蓋東西還是從內注藥劑 材料本身的彈性與強度和防水原理一樣重要 否則做得再好 地震一搖裂光光還是無效 我一共找了三間不同施工方式的廠商來估價 最後決定用雙液型PU施做 工序有三道 所以沒辦法用長桿或是吊車 必須搭鷹架慢慢弄 在預算的考量下先處理有問題的牆面

這一塊剛好地勢允許不用搭鷹架 工班從隔壁的樓梯以及我家鋁窗打開施做 將原本的牆面磨乾淨後上底漆 底漆不具防水功能 是日後結合牆面與PU材料的中介

底漆乾了中土上場 中土就是雙液PU 根據我向國泰塗料打聽詢問的結果 雙液型PU無論是擋水還是耐震能力 都比單液型來的優異 但施做時工法繁雜 考驗著施工者 一般多在屋頂使用 此外這個東西做來垂流明顯 部份屋主因為美觀考量所以不使用

中土上完還需要一層面漆 面漆主要在隔壁紫外線 防止中土脆化 也讓表面黏黏的中土不會沾染上沙石灰塵

牆內的部分 治療壁癌必須將內牆打到見磚 清除被霉菌污染的牆面 以停止白華現象 既然牆都敲了 重砌的時候乾脆再上了一層彈性水泥當保險
雙重保險加上把各種塗料優缺點都仔細分析的工班 這面牆做下來有價值了
從如山高的網頁過濾出正確的防水與壁癌資料並不容易 而且未經過梅雨+颱風的考驗 說這堵牆可靠也還太早 防水問題不好解決 找到好工班是最基本的 剩下就看明年的造化囉
如果可以重來: 看屋時找有經驗的人針對防水問題與施工方式直接點出 最好連費用都先預估出來